NEWS | Event
112學年度第一學期大一建築設計成果—可動的感知機器
可動的感知機器-Kinetic Architecture
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_基本設計(一) 2023
大一建築設計指導群:蔡 寧(召集)、馬瑜嬪、王煦中、顏世樺
客座教師 Arduino Workshop:蔡龍佑、馬睿晟老師
主題釋義
現代主義大師科比意(Le Corbusier,1887-1965)在1923年的著作《邁向新建築》(vers une architecture)提出「住宅是居住的機器」,至今依舊發人深省。1943年的《勒.科比意與學生的對話》中,他再次說明了提出這句話的社會背景、確切義含以及目的:
我稱其為“居住的機器”,藉以應對清晰明瞭的問題,因而要求徹底而完美的解答。
這一深刻的人本主義綱領,恢復了人在建築中的中心地位。
……「機器」一詞,字典中這樣解釋:
它源自拉丁語和希臘語,意為「機關」、「裝置」、「為產生某種特定結果而建構的一種工具」。
「裝置」一詞,清晰地說明了問題,
即把握危險性日益增加的狀況,並創造出充分且必要的生活框架。
本題基於前面的學習主題之上,延續主題一立體構成的創作,主題二對空間的觀察與轉化再現,更加入幾個關鍵字:身體、尺度、感知、變動。身體,是決定尺度大小的一個重要參考點;藉由肉體實際介入各種尺度與速度的環境,並讓視覺與環境產生關連,我們藉此體驗環境,讓身體對空間產生度量感。面對廣大的自然環境,原始人一開始聽命於自然,用感知理解環境;而後開始以身體為起點,嘗試以理性掌握環境,對空間以肉體為度量標準進行測量、計算。由這些對尺度的理解出發,人類創造空間,構築了天、地、人之間的關係,開始建構安身立命的所在,就是建築的起點。
主題三,在指定的校園空間基地範圍內置入可動的空間裝置或結構構造物,此作品將因為基地內的自然或人為因素觸發而可以變動,影響其空間,使其可以產生某種新的活動,抑或沒有機能,只是空間感與美感的創造;原有的建築空間結構可以因為裝置的植入而調整改造。設計作品必須運用到Arduino Workshop中至少3項以上的感測器。
作 品:暫停/庭
指導老師:馬瑜嬪
學 生:吳昕縈、薛甯尹、陳采妮
作 品:臨光失翳
指導老師:蔡 寧
學 生:吳沚學、滕思涵、黃柏翔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drive/folders/1-w4U5jdy9gHL0rSioU-TB3Vo4ePJJCJh